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周三(11月12日)在年度國債市場會議上表示,穩定幣市場總規模預計將在本十年末增長至約3萬億美元,這一爆髮式增長將為美國國債市場,尤其是短期國債,帶來新的需求動力。
貝森特指出,當前穩定幣市場規模約為3000億美元,但隨著監管框架的完善與市場接受度的提高,該市場「有望在未來幾年增長十倍」。
穩定幣是一類旨在與美元等法定貨幣保持穩定匯率的加密貨幣,其發行必須以高流動性資產(如現金或美國國債)為支撐。因此,穩定幣的擴張本身將直接推升對美國國債的購買需求。
貝森特在發言中表示:「隨著財政部觀察這些趨勢的發展,我們將評估這些變化究竟是結構性轉變還是暫時現象,並據此調整長期債券發行計劃。」
貝森特指出,未來美債的需求來源不僅包括穩定幣發行方,還包括約7.5萬億美元規模的貨幣市場基金。這些基金是國庫券的主要投資者。與此同時,如果監管改革允許銀行在持有低風險資產時減少資本金要求,也可能進一步增強市場對美債的需求。
他還提到,今年夏天正式生效的《Genius法案》(Genius
Act)為穩定幣的發行與使用提供了法律基礎,鼓勵主流金融機構採納此類加密資產,為行業擴張鋪平道路。
貝森特的講話出現在美債供需形勢備受關注之際。由於政府支出和債務利息不斷上升,財政部正加大借款力度;與此同時,企業減稅導致財政收入減少。白宮認為關稅將為財政帶來額外收入,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其效果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尤其在部分關稅政策的命運已交由最高法院裁決的背景下。
財政部本月初曾表示,已開始初步考慮未來增加長期債券發行量,但重申未來幾個季度長期債券發行規模將保持穩定。
行業呼應:穩定幣被視為「金融界的超級趨勢」
貝森特的講話與市場動態不謀而合。穩定幣發行商Circle公司當日披露,其主力產品USDC的流通量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以上。
Circle首席財務官傑里米·福克斯-吉恩(Jeremy
Fox-Geen)在接受《巴倫周刊》採訪時稱,穩定幣正成為「全球金融業的超級趨勢(megatrend)」。
不過,Circle母公司股價當日下跌逾11%,部分原因在於市場擔憂:隨著美聯儲降息,其穩定幣儲備資產(主要為國債)帶來的利息收入將同步下滑,從而壓縮盈利空間。
簡而言之,穩定幣正在從邊緣加密產品轉變為美國金融體系中的潛在新支柱。若貝森特的預測成真,未來幾年內穩定幣將不僅是數字支付工具,更可能成為支撐美國國債市場流動性的關鍵力量。
從「鏈上美元」到金融新秩序——一場關於金錢未來的變革正在發生
正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國債市場年會上所言:「穩定幣市場規模有望在本十年末增長至3萬億美元。」
這不僅意味著一種新型數字貨幣的崛起,更標誌著全球金融體系的重構正在加速。
當美元走向數字化,當穩定幣成為資金流動的新動脈,金錢的定義、財富的邊界、金融的中心,都在被重新書寫。
在這場變革中,AI正改寫工作方式,穩定幣正重塑金錢流動。未來的財富,不再只是存款和利率的遊戲,而是認知、技術與結構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