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1 11 月

當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癱瘓的張海迪 現況如何

這才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1982年的消息炸翻街頭,高材生王佐良非要娶癱瘓的張海迪。

就連父母都罵他糊塗,覺得他是自討苦吃的\”犧牲\”。

沒想到這婚一守就是40年,如今所有人才明白:他哪是糊塗,分明是人間清醒……

輪椅上的向陽花,在風雨中倔強綻放

提起張海迪,很多人都不陌生。那個語文課本里身殘志堅的姑娘,用輪椅丈量世界的模樣,曾照亮過無數人的青春。

在我們小時候學習的語文課本中,所認識的張海迪,總是帶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

我們只知道她五歲就因脊髓血管瘤癱瘓,卻不知道她背後藏著多少常人難以想像的堅持。

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奔跑跳躍,她就把書桌搬到輪椅旁,用一雙握不住畫筆的手,一筆一划地書寫人生。

在那個信息不發達的年代,她靠著自學啃下了小學到大學的全部課程。

沒有老師指導,就對著書本反覆琢磨,視力下降嚴重,就把字寫得大大的貼在眼前。

後來,她又迷上了外語,從字母開始學起,硬是憑著一股韌勁兒,翻譯出了十幾萬字的英文小說。

當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癱瘓的張海迪 現況如何

當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癱瘓的張海迪 現況如何

在鄉下插隊時,她還學著給鄉親們修電器、治病、教書,輪椅碾過田埂的痕迹,都成了溫暖的印記。

這樣優秀的姑娘,自然也渴望愛情。

可現實總是很殘酷,她的身體狀況像一道無形的屏障,把愛慕者都擋在了門外。

有過幾次短暫的感情萌芽,最後都因為「癱瘓」這個標籤無疾而終。

身邊人都勸她別太執著,能把自己照顧好就不錯了。

當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癱瘓的張海迪 現況如何

可張海迪不這麼想,她堅信總有一個人會看見她靈魂的光芒,而不是只盯著她無法站立的雙腿。

這份等待沒有白費,命運早已在冥冥中為她安排好了遇見。

1981年,一篇關於她的報道跨越山海,讓千里之外的王佐良動了心。

那時的張海迪還沒成為全國聞名的榜樣,只是個在莘縣默默努力的姑娘。

而命運的紅線,已經悄悄向她伸來……

清醒的選擇,是用一生踐行承諾

靈魂的相互吸引從來都是雙向的,能被王佐良看中的姑娘,靈魂註定不凡。

而能堅定選擇張海迪的王佐良,本身也是個足夠優秀的人。

作為山東師範大學的高材生,他精通英語和德語,筆杆子硬,講課也受學生歡迎,是學校里公認的青年才俊。

樣的條件,身邊從不缺介紹對象的人,可他偏偏對報紙上的張海迪上了心。

王佐良的想法很簡單,一個能在困境中活得如此熱烈的人,內心一定比任何人都強大。

當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癱瘓的張海迪 現況如何

他托朋友輾轉拿到張海迪的地址,寫下第一封信,沒有刻意的討好,只是和她聊文學、聊翻譯,字裡行間都是真誠。

讓他沒想到的是,很快就收到了厚厚的回信,張海迪的智慧和幽默,徹底打動了他。

精神上的共鳴讓兩顆心越靠越近,當他鄭重提出結婚時,反對的聲音卻鋪天蓋地。

同事背後議論他「圖名氣」,親戚寫信勸他「別犯傻」,就連父母也沉默著讓他再想想。

在那個年代,「娶一個癱瘓病人」簡直是離經叛道的事

可王佐良誰的話都沒聽,他親自去莘縣陪了張海迪幾天,幫她做家務,聽她講生活的瑣事。

這份近距離的相處,更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1982年7月23日,兩人在濟南民政局領了證。

沒有婚紗鮮花,沒有賓客宴席,甚至連件新衣服都沒買,就這麼安靜地成了家。

婚後的日子,王佐良用行動堵住了所有閑話。

他每天上班前把飯菜做好,下班回家就洗衣做飯,推張海迪出門散步。

當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癱瘓的張海迪 現況如何

張海迪要搞創作、做翻譯,他就成了她的「後勤部長」。

找資料、校稿子,連她愛畫油畫,他都學會了做木框,用鞋油調染色,做得比專業的還精緻。

平淡的幸福里,總有風雨來襲。

生活從不是一帆風順,1991年,張海迪查出基底細胞癌,這是她第六次大手術,還因特殊情況不能用麻醉。

王佐良寸步不離地守在手術室外,整整幾個小時,手心全是冷汗。

手術成功後,張海迪鼻子縫了四十多針,醒來第一件事卻是安慰他。

康復期間,他喂葯擦身,盯著她每一口飯咽下去,把細緻刻進了生活的點滴里。

後來張海迪又經歷了幾次手術,王佐良始終陪在身邊。

他們一起翻譯書籍,拿到全國優秀外國文學圖書獎。

張海迪考上吉林大學哲學碩士,成為中國第一個坐輪椅的哲學碩士,王佐良比誰都驕傲。

他二十年沒去過理髮店,頭髮都是張海迪親手剪。

散步時他推輪椅,她就給他描述沿途的風景,這也成了兩個人生活中的小浪漫。

歲月流轉,當年的質疑早已消散。

當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癱瘓的張海迪 現況如何

有人問王佐良後不後悔,他從來都是搖搖頭。

在他眼裡,張海迪不是需要同情的病人,而是並肩前行的伴侶。

那些曾經的非議,早已被四十多年的相守徹底沖淡,化作了相濡以沫的溫情。

如今四十多年過去,王佐良依然在高校做譯審,張海迪也成了受人尊敬的作家和社會活動家。

他們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橋段,卻藏著最動人的人間煙火。

四十多年的相濡以沫,才讓世人看清這份婚姻里最真的底色。

在這個快餐愛情盛行的年代,王佐良當年的「衝動」,早已成了最清醒的堅守。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