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8 11 月

特朗普開「支票」:關稅收入多 未來數年或免徵所得稅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天表示,由於政府獲得可觀的關稅收入,未來幾年內政府將會大幅減征所得稅,甚至可能完全取消徵收。

路透社報導,川普與美國軍人進行視訊通話時說道:「未來幾年內,我認為我們將會大幅減征所得稅,甚至可能完全取消徵收,原因是我們獲得的(關稅)收入非常可觀。」

彭博高級經濟學家朱懌:關稅目前沒有對全球經濟造成明顯影響

彭博高級經濟學家朱懌針對「2026年宏觀展望」進行了分享,並深入分析了全球經濟趨勢和中國市場前景。


朱懌首先對彭博經濟研究團隊進行了簡要介紹,強調了團隊近年來在地緣政治、全球貿易及關稅政策方面的創新性研究。他表示,隨著美國特朗普政府推行的關稅政策生效,彭博特設了多個新研究小組,專註於分析關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並通過量化模型以及與經濟學家合作,深入探討這一課題。


朱懌提到,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加征了關稅,全球貿易和經濟數據卻未如預期般受到嚴重衝擊。「全球經濟依然表現出強大的韌性,雖然關稅水平創下100年來的新高,但我們目前並沒有看到關稅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他指出,從宏觀經濟數據來看,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暫時未受到關稅政策的重大影響,尤其是美國的經濟增長仍然強勁,通脹水平也維持在相對溫和的區間。


究其原因,朱懌認為是多方面因素疊加的結果。首先,企業在關稅變化的早期階段、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之際,更傾向於採取謹慎的應對策略,不急於作出調整。其次,價格的調整本身也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企業的延遲舉措使得通過關稅向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傳導更加緩慢。此外,AI技術和相關投資的增長為美國經濟提供了支持,部分抵消了關稅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最後,從政策角度來看,美聯儲今年採取了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關稅的負面影響。


「當然,沒有看到衝擊不代表衝擊不會來,」朱懌解釋說,「我們目前還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可能要把更多時間留到明年,等到有更多宏觀數據出來以後,才能看到更明顯的關稅影響。」


在談到中國經濟時,朱懌指出,儘管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關稅政策的影響,但中國整體的出口數據仍保持穩定,尤其是對非美地區的出口表現出色,基本抵銷了對美國出口的衝擊。然而,國內消費放緩是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十五五』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未來中國經濟的政策方向,就是要刺激需求、刺激消費。」朱懌進一步分析了中國消費的困境,他指出,「消費是收入的函數」,換句話說,消費的預期中包含了人們對目前收入增長、對未來工作和收入的預期。根據彭博經濟研究數據,當前中國居民對未來就業和收入的預期較為悲觀,這影響了消費信心。此外,中國居民正在主動「去槓桿」——過去幾年信用卡數量的減少反映了這一趨勢,這進一步抑制了消費潛力。


在結構性因素方面,朱懌強調了中國社會的「內卷」現象。他指出,過度競爭的壓力和長期的加班文化,擠壓了人們的休閑和消費時間。根據中國統計局的數據,中國的工作時間在全球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這使得年輕人難以平衡工作與生活,從而影響消費。


儘管整體消費面臨挑戰,朱懌也看到了一些消費領域的新亮點,例如年輕人的「情緒消費」。他提到,年輕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傾向於將資金投入到能夠帶來情緒價值的消費領域,比如寵物、潮玩、茶飲等。這些趨勢反映了年輕人對傳統消費方式的改變,更多關注個性化體驗和情感滿足。


這種消費轉向也為未來的市場提供了新的機遇,「疫情之後,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趨勢就是單身經濟蓬勃發展、約會經濟走弱,年輕人的情緒消費成為新增長點。未來政府需要考慮如何在結構上迎合、創造出更多能夠反映年輕人消費習慣變化的消費場景,例如寵物醫療、寵物陪伴等。」朱懌表示。


朱懌最後指出,要提振中國消費,短期的政策措施可能不足以應對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他建議,政府一方面應推動減少社會上的「內卷」壓力,持續推出更多的育兒和養老補貼,另一方面也需要提升民眾對未來收入和就業的預期。「只有在結構性層面發生更大改變的時候,我們才能從一個更可持續的基礎上提振消費。」朱懌說。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