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管理垃圾需要具備博士學位!這條消息在中國引發了爭議,但也反映了中國社會對學位的狂熱追求:南方某環衛部門正在招聘一名垃圾管理經理,公告還點名了最好是博士。

在中國「歧視低學歷者」:在這國家,管理垃圾需要博士學位 AFP – MIGUEL MEDINA
這項公告於2025年11月10日左右由中國南方廣東省石興縣衛生局發布。該公告是位於中國南方廣東省石興縣的環衛局於2025年11月10日左右發布。公告稱,該局急需「高層次」人才來「監管垃圾運輸、儲存設施和運輸站」。
據中國《南華早報》報道,更妙的是,該職位原本是為擁有博士學位的代理人準備的。該辦公室表示,正在緊急尋找「高級」人才來「監督廢物運輸、儲存設施和運輸站」。
讀國際關係碩士學位也能抄燃氣表?
北京一家專門研究21世紀教育的研究所所長熊炳奇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擁有學士學位或專業文憑的人顯然完全勝任石興縣環衛局提出的這項任務。
他評論道:「要求大學教職人員擁有博士學位是合理的。但在這種情況下,這是對資歷較淺者的歧視,也反映了學位價格普遍虛高的現狀。」
事實上,這並非個例——該報還援引四川省一家燃氣公司的案例,該公司抄表員和維修人員中,有些人擁有國際關係碩士學位,有些人擁有經濟學和國際貿易學位。
去年十月,《經濟時報》報道稱,中國剛剛通過了一項新法律,要求有影響力的人士證明他們具備談論金融、法律、醫療或教育相關話題的相應資格。
擁有學位,僅僅是先決條件……
因此,這位學歷過高的垃圾管理人員的案例,主要只是冰山一角,反映了社會對學曆日益增長的重視,而這種重視背後有著多種原因,並會帶來深遠的影響。《華盛頓郵報》去年7月曾探討過這個問題,並引用了中國最大的在線招聘平台之一——智聯招聘2023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該組織指出:「許多人誤以為學位是找到工作的關鍵。但實際上,擁有學歷只是求職者的最低要求,而不是優勢。」
根據「地緣經濟研究所」指出,總部在日本的一個獨立專家團體稱,中國的這種現象意味著傳統模式的逆轉:在中國社會,合格學生和不合格學生的比例發生了逆轉。
「但即使在中國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家,與這種技能水平相對應的工作機會也不夠多,導致高技能人才出現『過剩』現象。」
該研究所描述了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就像一個惡性循環,渴望出人頭地的願望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延長學業,與此同時,僱主通過要求更高的學歷來助長這種趨勢。
這一切都得到了國家的鼓勵,「旨在通過激烈的國內競爭和尖端技術創新來支持生產力增長」。
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
中國的大學和高等預科學校正競相爭奪高學歷。
《南華早報》去年夏天的另一項調查記錄了這些學校如何向那些考入最負盛名大學的學生髮放巨額經濟獎勵。
在《華盛頓郵報》上,擁有北京大學社會學碩士學位的董家辰表達了一定程度的失望之情:
「如果用人單位對資歷要求很高,那我就必須達到那個水平。而且在開始找工作之前,我必須完成某幾個實習工作,來自我訓練那些徵才招聘人員會給我出的各種測試,等等……」
這場學位爭奪戰的另一個必然結果是,中國年輕人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南華早報》報道稱,2025年9月,16至24歲人群的失業率徘徊在18%左右,此前8月份曾接近19%。地緣經濟研究所更進一步,觀察到了這一現象的另一個後果:
「大量中國學生出國深造,從而輸出極具競爭力的中國教育體系,給國際社會帶來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