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柬埔寨因成為跨國電詐產業鏈的聚集地之一而備受國際社會關注。從早期賭場衍生的灰色產業,到緬甸邊境地區野蠻生長的「園區」雛形初見並「發展壯大」,再到如今「迴流」柬埔寨形成規模化電詐園區,這一現象背後交織著地緣政治、經濟生態與法治漏洞的多重因素。
11月26日,紅星新聞記者採訪到長期研究和深入接觸過電詐園區相關問題的知情人,他們講述了從柬埔寨到緬甸,再迴流到柬埔寨的電詐產業鏈沉浮錄。

▲「KK」園區的圍牆和崗哨
前世溯源:
賭場經濟與早期灰色產業鏈的形成
柬埔寨的電詐產業雛形可追溯至21世紀初的賭場經濟。
據2010年媒體公開報道,柬政府為振興邊境經濟,在西哈努克港(下稱「西港」)、波貝等地發放大量賭博牌照,吸引外資建設賭場。
西港,一個柬埔寨西南海岸線上的小漁村,於2016年被柬埔寨列為經濟特區。伴隨製造業、旅遊業和博彩業的擴張,至2018年,西港的工業總產值達3.2億美元,十年內翻了兩番,成為柬埔寨僅次於首都金邊的第二大城市。數據顯示,至2019年,柬埔寨批准的169張賭場牌照中,91張都在西港,至2020年,當地賭場數量已超過百個。
早在十多年前,柬埔寨打擊電詐相關產業的新聞就開始見諸報端。紅星新聞查詢到,2015年8月30日,央廣網轉載新華國際報道,柬埔寨警方當年8月29日上午在柬埔寨東部的柴楨省突擊搜查一個電信詐騙窩點,逮捕涉嫌進行電話詐騙犯罪的22名中國人,其中3人為女性。柬埔寨內政部反恐部門向新華國際記者介紹,詐騙分子經常使用海外伺服器進行電話詐騙,自稱是法院或警方人員,聲稱受害人銀行賬戶已被破壞,迫使受害人將存款轉移,從而詐騙錢財。
該報道稱,近年來,柬埔寨警方單獨採取行動或與中國警方聯手,已破獲多起電話詐騙案。
一位長期研究相關問題的知情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最早的電詐團伙規模較小,多依附於賭場保安系統運作,尚未形成獨立園區。
公眾更為熟悉的柬埔寨首都金邊,則擁有多家合法經營的賭場,包括目前柬埔寨最大規模的綜合性賭場——金界娛樂城(Naga
World)。這些賭場逐漸成為洗錢、跨境賭博的溫床,為後續電詐產業提供了資金流轉渠道。
「只不過,在這一期間,電詐分子們基本是自願參與,對於人身安全的危害還沒有那麼嚴重。」知情人士表示,「真正的發展壯大,是在緬甸期間。」
遷移與壯大:
緬甸邊境的「黃金時代」
2019年8月18日,柬埔寨前首相洪森頒布政令,宣布全面禁止網路賭博,停止頒發網路賭博執照,禁止在柬埔寨從事線上賭博活動,境內網路賭博執照年底失效,不再更新使用。洪森指出,網路賭博危害國家安全,還有可能成為洗黑錢的目的地,全世界都在打擊洗黑錢和恐怖融資活動。同年9月20日,中國公安部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中柬兩國警方聯手搗毀多個網路賭博、電信詐騙犯罪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近千人。

▲無人機航拍妙瓦底
自此,柬埔寨國內博彩業部分轉入地下,部分改做網路詐騙。也就是在這一時期,部分團伙外流。這些團伙就盯上了新的溫床——緬甸。一位知情人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由於緬甸邊境管控薄弱,緬北邊境地區長期由地方武裝控制,緬甸中央政府治理缺位,為犯罪集團提供了所謂的「安全港」。
「緬甸非政府武裝需要錢來養活自己的軍隊,而電詐園區需要武裝力量的保護,所以兩股力量之間就形成了『供需』關係。」該知情人士分析,而不同勢力控制的武裝力量之間,互相都需要軍事實力比拼,這也導致他們對電詐園區的「供血」需求不斷加大,「其實當地武裝就把電詐園區看作是他們的『錢袋子』,面對不斷的要錢,電詐園區們就把壓力向下施加,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在緬甸期間,這些電詐分子們的競爭愈發激烈,越發不擇手段。」
知情人士表示,當電詐分子從「自願」到「強迫」之後,就有受害者出來揭露了,而電詐園區極其殘酷的犯罪手段,也隨之逐漸浮出水面。
據紅星新聞此前報道,一名逃離電詐園區工作的人士估算,高峰時期,一個一般規模的電詐園區,一年詐騙所得高達幾個億,大園區一年的收入或有幾十個億。「外面來的人被騙得傾家蕩產,這裡的人在放禮花慶祝。」據透露,頂峰時期,園區里每天都在放煙花。
該知情人士稱,隨著反詐宣傳的進一步擴大,老百姓的反詐意識逐步提高,這也導致電詐分子們詐騙難度加大,隨之而來的手段更加狠毒。
另一名逃離妙瓦底電詐園區的男子提到,他曾經所在園區大部分人如果沒有業績,要麼找家人拿錢贖身,要麼去騙錢,拿錢「辦離職」。不過,也有可能花了錢也出不來,有些黑心的園區收到家屬匯入的贖金後,臨時提高價碼,讓想離開的人的親屬不斷打錢。
那些家裡出不了錢又「擺爛」不想幹活的人,大概率被打得遍體鱗傷,最後就被當作「豬仔」,賣給願意花錢買他的園區。即使在電詐園區待了幾年,通過電詐騙到錢得到分成,按照規矩也是「園區掙錢園區花,一分別想帶回家」。
「迴流」柬埔寨:
新土壤與舊病灶的疊加
2023年以來,電詐園區「迴流」柬埔寨的趨勢顯著。
一方面是緬甸國內衝突局勢逐漸升級,導致部分地區電詐園區無法正常「運營」,而柬埔寨部分省份的執法盲區被犯罪集團視為「避風港」。另一方面,在緬甸「興盛壯大」起來的電詐產業鏈,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多個國家都在對電詐產業鏈進行打擊。
2025年1月10日,在中國公安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張明介紹,針對緬北電信網路詐騙問題,2023年7月部署開展打擊緬北涉我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專項工作以來,截至2024年底,已累計抓獲中國籍涉詐犯罪嫌疑人5.3萬餘名,徹底摧毀臭名昭著的緬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團,臨近我國邊境的緬北地區規模化電詐園區被全部剷除,帶動全國電信網路詐騙立案數和損失大幅下降。
緬甸國內也展開了對電詐分子的打擊清剿工作。據紅星新聞此前報道,2025年10月,美國和英國對從事電詐以及相關產業的包括太子集團負責人陳志在內的146人進行制裁。緬甸政府軍本月18日對位於緬泰邊境的「水溝谷」發動突襲。
緬甸政府稱,「水溝谷」區域已被封鎖控制,以防止外國公民逃離。克倫邊防部隊發言人1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18日突襲行動後,有大約2000人又返回「水溝谷」及周邊區域繼續從事詐騙活動。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電詐分子冒險非法過境,企圖從緬甸過境泰國,返回自己在柬埔寨的「老巢」。在突襲行動中,許多涉嫌參與詐騙活動的人員帶著行李試圖跨過邊境逃往泰國,但邊境已被邊境部隊和軍隊封鎖,想要非法過境,面臨著極高的風險。

▲小船在泰緬邊境莫艾河穿梭,往園區運送物資及人員
知情人士告訴紅星新聞:「電詐相關產業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捲土重來很容易。」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研究者發布的一篇調查文章中提到,自2021年起,柬埔寨一些此前閑置的賭博相關的場所,例如賭場和酒店,被改造成電詐園區。這些園區具備封閉管理、電力穩定、臨近港口等優勢,且當地貧困人口為團伙提供了廉價勞動力。
根據聯合國2024年的一份報告,估計有10萬至15萬人(其中許多是受虛假工作機會欺騙的外國公民)被販運並關押在柬埔寨的非法場所,被迫在剝削性的條件下從事網路詐騙活動。
「這些電詐人員冒著風險搬來搬去,其實更多的是為了做做樣子。」知情人士稱,「電詐是隨著網路時代而發展起來的一項新型犯罪模式,就像偷盜、搶劫一樣,很難徹底清除,作為普通公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反詐意識,加強自我保護。」